本鄉位於屏東平原中樞,地勢平坦,地下水源豐沛,全鄉近九成業已辦理土地重劃完畢,為一典型農業鄉,主要農產品有:水稻、紅豆、毛豆、苦瓜、絲瓜、蓮霧、檸檬等穀類果菜,畜牧業主要為酪農、養豬、養雞、養鴨等,茲選重要的分述如下:
(一)水稻:
本鄉地勢平坦,地下水源豐沛,土壤屬粘質壤土,保水力佳,氣溫高溫多濕,很適宜水稻生長,故本鄉自古即是米鄉。本鄉水稻分為兩期,第一期作約一月份種植,因氣候適宜水稻生長,產量很高,故栽培面積約達一千四百多公頃,佔全縣稻作面積陸千多公頃之四分之一左右,第二期作約六月種植,生長期逢高溫及雨季,較易發生病蟲害,產量低;農友較不願種植,改種蔬菜或休耕,二期水稻面積約一千一百公頃左右,在本縣稻作面積也屬第一。
(二)紅豆:
本鄉農作分第一期作、第二期作以及裡作,農民利用裡作種植紅豆、毛豆、蔬菜等。而裡作紅豆係第二期水稻收割後,約在雙十節前後,目前利用水稻收割前灌水後灑下紅豆,後以機器收割將水稻稻梗斬成小節覆蓋後即可,目前種植面積約九佰公頃左右,也是全縣第一;紅豆主要用在甜食、點心上,除了內銷市場外,也外銷到日本,一般供糕餅業者製紅豆沙、紅豆餡、蜜紅豆;在冷飲方面也製成紅豆冰或紅豆湯,另外也供做羊羹及紅豆罐頭。
(三)苦瓜:
本鄉利用高屏溪河川及第二期水稻期間不種水稻,改種蔬菜,其中種植面積較多的為苦瓜,約30-50公頃,種植苦瓜有兩種方式:一種為隧道棚架式,讓苦瓜攀爬於隧道棚架結苦瓜時必須用黑色塑膠袋套裝,讓果實下垂,採收時以手觸摸判斷,另外一種為做畦,畦上覆蓋稻草,苦瓜結果實時,用棉絮覆蓋採收須彎腰檢查,採收較辛苦。苦瓜:苦中帶甜,有各種吃法,可涼拌、榨汁、以肉餡塞於苦瓜中燉湯、另有一道苦瓜鳳梨雞也頗獲好評。
(四)牛乳:
本鄉現有酪農戶89戶,共分萬丹酪農集乳站五班(47戶)、合作社二班(32戶)竹臨公司一班(10戶)等八班,乳牛總數約13230頭(乾乳牛1467頭、有孕女牛1901頭、泌乳牛5909頭、小牛3953頭)每月平均產乳量約3,433,139公斤,在全國佔第二名鄉鎮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