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mobile_menu
:::

休閒景點導覽

 

《東港》

「東港」是一個典型的漁村,從高雄、屏東市南下沿著台17線或台27線,經東港大橋後右轉,就會見到一系列的觀光景點。計有東港溪堤防、龍舟競賽場、東琉碼頭、內外銷魚市、觀海樓、製冰廠、修船廠等漁村風光。在豐漁橋邊可欣賞船隻進出及港區作業情景。在魚市內,漁貨琳瑯滿目;競價聲此起彼落,好一幅魚家樂景象。
過豐漁橋右轉再經神社遺址、水試所、鎮海公園到大鵬灣青洲遊憩區後,又會見到另一幅「潟湖」的自然生態,以及柔細的沙灘和亮麗的陽光。在這裡,可以盡情的享受一下「南國的風光」,忘掉一切世俗的塵囂。

 

東溪渡口

《東港溪堤防》

東港溪發源於北大武山西側,流經萬巒、內埔、萬丹、潮州等十三鄉鎮,從海坪起進入東港鎮的轄區,為東港鎮與新園鄉的分界河,整個東港溪岸皆築有高約四米的堤防,從東港大橋以西直到進德橋,長約2公里,區分為三段,靠大橋段堤防斜坡有毗連的大幅壁畫。
東港溪堤防是賞落日、散步的好去處
    而近進德橋段,則是新的觀光堤防,斜坡上植有草皮、小花美化,已成為鎮民的休閒場所。從八十九年起,屏東縣龍舟競賽場,遷往新建的堤防段,溪邊可供垂釣。俯看東港堤防與東港溪口景觀

《東港-琉球渡船頭》

東港是海上樂園-琉球的主要出入口,交通端賴船隻,渡船頭設在進德橋以西約 200公尺處,客、貨輪毗連設置,近來的客輪皆是快船,單趟行駛約25分鐘,目前公營的是欣泰號,每隔2~3小時有一班船,來回各五班。民營的有眾益、東信、良台、飛馬、觀光五艘快輪聯營,上午七點至下午六點,每隔1~2小時有一班船,來回各九班。
 來往東港_小琉球的豪華客輪

《華僑市場》

華僑市場是黃昏市場,位在渡船頭和東港區漁會大樓之間,是販售漁貨的主要市場,因近渡船頭,很多從琉球回來的遊客,就近選購海鮮,地方人士暱稱這些外來客為華僑,於是命名為華僑市場,每天下午三點開始,即熱鬧起來,直賣到六、七點,是採購物美價廉新鮮漁貨的好地方。
 華僑市場內琳瑯滿目的各類魚貨

 

《海之坵》

     在港口右側,填海造陸的長條新生地盡頭,內有-黑鮪魚紀念雕塑-是國際設計大師日籍福田繁雄首次設置在海外作品。黃昏時可欣賞歸帆和夕陽美景,並可靜聽海濤。

 

 海之坵

     入夜海上漁火點點,更可遠眺宛如黃金鑽石城的林園工業區夜景。在觀海樓旁,晚間有些專營炭烤海鮮的臨時攤,讓老饕們在習習的海風中啜飲美酒,嚐著海鮮,沈醉在優美的夜景中。

 

 觀海樓

《漁獲拍賣場》

東港漁獲的拍賣場,大略分為三處,蝦、蟹在漁會的舊市場,鮪魚及遠洋的拖網漁獲則在新的漁會市場。大門進去的左邊是長碼頭。右邊較短碼頭,則是內銷的雜魚拍賣場。鮪魚、旗魚是銷日的主要產品。魚貨承銷叫賣時,叫賣的技巧與方式非常有趣,得標立刻在魚身貼上標單、過磅、清洗、上車、舖碎冰,每年四~六月間是黑鮪魚盛產期。
 遠洋漁貨拍賣市場外,扛魚貨的情形
  漁貨

《製冰廠》

因漁船出海少則幾天,多則好幾個月,捕獲的魚需要冰存,以保鮮度,於是製冰廠因應而生,又為了將冰直接打入船艙,製冰廠依水而建,在水邊搭蓋冰塢,透過長長的運冰軌,而將整塊的冰送到冰塢撞碎直接投入船艙,在豐漁橋側兩岸,有十來家的製冰廠,獨立的冰塢排排站,曲直有緻的運冰軌道,交織成特有的景觀。
 漁港邊林立的冰塢是港區的特色

《修船廠》

在後寮溪畔原有很多家的修造船廠,近來因漁業不景氣,目前僅剩二、三家,且只維修船隻,造船均移往東港溪對岸新園鄉。漁船上架,靠著二條鐵軌,利用轉轤拉著鐵鍊,將幾十噸的漁船拉上岸進行維修,因可近觀全船,常常是畫家喜愛描繪的對象。東港的漁船數,目前居全台第三名。
 修船廠的作業場景